在鄰近地球的行星當中,火星的條件最像地球,如果人類要移民的話,火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地方,科學家也不斷在考察火星是否曾存在過生命,當然,如果 有生命存在過,就必需存在一個適合生存環境,就好像地球般有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和環境,不過如果人類不愛惜地球又或地球的變化令其不再適合生命存在,可能 在幾十憶年後有其他星球的生命來到沒有生命的地球中,探索地球曾否有過生命存在過也不定。
火星曾存在生命環境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軌道飛行器」(MRO),近來在探測火星地質時發現,火星地表存有與蘊育生命環境有關的碳酸鹽化合物以及足資證明火星在廿億年前仍有液態水的「水合矽石」。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軌道飛行器」(MRO),近來在探測火星地質時發現,火星地表存有與蘊育生命環境有關的碳酸鹽化合物以及足資證明火星在廿億年前仍有液態水的「水合矽石」。
科學家一直期待能在火星上找到與水以及生命有密切關係的碳酸鹽,這次MRO的「緊湊型探測成像光譜儀」終於不負所託,在中緯度的尼利福薩(Nili Fossae)谷地發現碳酸鹽的蹤跡,估計約是在卅六億年前形成。
過去各界認為火星地表曾有廣大的強酸性海洋分布,但碳酸鹽在酸性溶液很容易分解,因此尼利福薩的發現足以顯示,火星曾經有部分潮濕地區的酸鹼值接近中性,讓碳酸鹽能夠留存至今。這些地區未來可做為搜尋火星過往生命跡象與可能生存環境的重點。
水合矽石(hydrated silica)即是一般人熟悉的蛋白石,水分對於它的形成不可或缺。
過去科學家只在火星發現過兩種水合礦物質:水合矽酸鹽與水合硫酸鹽;前者在距今卅五億年前形成,後者也有卅億年歷史。
但是水合矽石就年輕得多,約「只有」廿億歲,顯示發現它的地區(古塞夫隕石坑)在廿億年前仍有液態水。這項推論意義重大,因為液態水在火星存在的時間越長,越有利於生命蘊育。
0 留言:
發佈留言